在笔记本电脑中,电池是一个令人爱恨交织的部件,它赋予了笔记本电脑移动使用的能力,但是相比动辄持续工作几天甚至一周的手机和MD,笔记本的电池时间依然是令人切齿,如果手机的电池只能使用8小时,一定会被万人唾骂,但这样的成绩在笔记本电脑里面已经是出类拔萃的骄傲,要说笔记本电脑中发展最缓慢的部件,除了键盘应该就轮到电池了,以至于有这样一个笑话:
英特尔正通过投资与技术的参与在支持新的电池技术,“对我们来说锂电池在1990年代已经够好了,”英特尔移动平台营销总监Mooly Eden表示,“电池的改进就像十几岁年轻人和性的关系一样:每个人都在谈,但没有人做过。”
电池的保养一直是笔记本电脑用户的热门话题,但实际上这里面的误区甚多,归根结底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思维没有跟上镍氢电池向锂电池的转变”,另外一个更搞笑,是来自手机,因为手机其实是大多数用户最早接触到的使用反复充电电池的设备,因此也会想当然的把手机的一些习惯延伸到笔记本电脑身上。
我并没有打算把大多数笔记本用户培养成专家,那没有必要,我只是想要把一些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澄清一下,并且给出正确的观点和做法。
思维跟不上电池的转变
误区一:笔记本电脑买回来需要反复充放电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除非你买到的笔记本电脑是库存一年以上的产品,否则就不需要这样做,因为现在的电池电芯在出厂的时候已经经过激活,而电芯在封装成笔记本电池的时候又经过一次相当于激活的检验,因此你拿到手的电池,早已是被激活过的了,再做三次充放电过程只是无谓的增加电池的损耗。
误区二:第一次充电必须充够12小时
这对于早期那些没有电池控制电路的镍氢电池机型是适用的,但对于如今具有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笔记本电池来说却是个笑话,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满之后,充电电流就会被自动切断,哪怕你继续充120个小时,状态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了,一般来说,就算充电最慢的机器,6小时也完全充满了,剩下的“充电”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是拿到新机器的时候应该先把电量放光再充电。
误区三:电池需要定期的校正,每月一次彻底充放。
对于记忆效应很强的镍氢电池,这是必须的工作,但对于锂电池,这个周期却太频繁了,锂电池虽然没有完全消除记忆效应,但已经大大减弱了记忆效应,如果你使用电池很频繁,那么你应该将电池放电到比较低(大约10~15%)再充电,但如果放电到连机器都开不了(0~1%),就属于对锂电池的有较大损伤的深度放电,一般来说每2个月做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以了。如果你很少使用电池,那么只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以了。
误区四:进行校正可以提升电池容量
所谓校正,是当电池的实际容量和控制电路中的纪录容量不一样时,对电池进行一次深度充放电操作,让控制电路刷新纪录,使之接近电池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表现电池真实容量的操作而非提升容量,这里关键因素是电池的实际容量,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控制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高,校正可以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增加了,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控制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低,则校正会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减少,这也就是许多人对校正效果争论不休的原因,请记住校正是令电池的真实容量呈现出来,消除电池和控制电路之间的偏差,至于显示出来的容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这是电池本身的状态而不是你的校正所决定的。很有可能电池因为校正时候的深度放电损伤,容量反而大大下降。
许多厂商提供了进行电池校正的程序,有Windows版本和BIOS版本的,最好使用这些程序来校正,Windows版本的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进行,BIOS版本的则无法这样:
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