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未来局部战争环境下中国国防工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动员体系展望(总算大功告成了) [打印本页]

作者: anderlie    时间: 2005-5-7 20:32     标题: 未来局部战争环境下中国国防工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动员体系展望(总算大功告成了)

一.引言
     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防御,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的子系统,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军队、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以及战争动员体系。军队是进行战争的直接力量,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是支撑这支力量的托盘,而战争动员体系是联系国家与国防的纽带,主要功能是调节并使国家内在的军事潜力释放出来,尽快转化为直接的战争力量。这三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孤立的突出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将造成国防力量的畸形发展。只有按比例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国防力量的整体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这里,我对军事专业性过高的军队和国防科技建设暂不做论述,主要着眼于国防工业的发展和战时国家经济动员体系的配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再未爆发全面性战争,除了抗美援朝战争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深远影响之外,其他的数次边境自卫反击战都只能被界定为有限规模的局部战争或军事行动。随着苏东剧变和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业已发生巨大变化,全面核战争对人类的威胁逐步减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已经很小;当今世界范围内,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妄图成为世界宪兵,使地球成为美国人的意志载体。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其发动的数次侵略战争可以看出,在此利益驱使之下,美国完全敢于置联合国宪章及国际道义于不顾,随意践踏国际公约,剥夺主权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力;
2).民族极端主义势力及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有所抬头。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的霸权政治所致,但这些极端恐怖主义势力客观上仍然极大破坏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3).边界及领土纠纷。传统的国家冲突方式,但仍然在很多国家之间发生着,上世纪末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之间的边界战争,现在正激烈演绎着的日俄北方四岛领土纠纷、日韩独岛领土纠纷、中日钓鱼岛领土纠纷、中国和东南亚诸国间的南海岛屿及资源纠纷就是例证。
回到我国现今的实际情况,中国是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经济发展、对亚太地区和世界事务负责任的大国。由此,围绕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所面临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围绕参与和营造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带来的“遏制与反遏制”的经济安全是非常突出的;围绕稳定亚太地区、影响国际格局所遇到的“争霸与反争霸”的国家安全是不可避免的;围绕台湾问题引起的“分裂与反分裂”的较量又是异常激烈的。我国新世纪的国家安全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未知因素。应当看到,当今世界,不是一个以追求和平为共识的世界,而是各国凭借实力来追求和保护自己利益的世界,是以大国实力对抗为国际关系主要内容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渴望和平,但是却更加缺乏维护和平的保障;人们企盼世界趋于缓和,但是国家利益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希望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但是又面临着霸权主义确保单极世界不受挑战,它的行为不受其他国家制约的严峻形势。不要以为我们处在一个相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就可以远离战争。忘战必丧邦。军队最终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没有一支遏止战争、应付冲突、打赢战争的军队,国家利益就没有安全保障,国家的发展会遇到许多危机,眼下的繁荣顷刻之间会荡然无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国家安全利益,维系国家安全利益的根基是综合国力。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加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保证国家安全利益不可偏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仅仅有一种经济发展与外交稳定的渴望,缺少忧患意识和战争意志,这个国家和民族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带来国家安全,也不等于国防自然就会强大。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家利益和安全就没有根本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防建设应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的大局。为此,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来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防发展战略;要按照抵御现实的战争威胁和确保国家安全与统一的目标,来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只有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下面,我就以国防工业发展和战时国家经济动员体系的配置两方面展开。
二.国防工业发展
我们知道,战争就好比一场代价高昂的竞技,双方不仅会不断付出血的代价,同时也会消耗惊人的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高科技进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不可避免的进入战争当中。战争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战时期传统的机械化大兵团作战正在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以远程精确打击和陆空立体式作战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信息战争时代。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后勤保障的程序越来越复杂。这就意味着,世界上能够自主承担高技术军事装备研发和生产的国家越来越少。以战斗机为例,当今世界能够自主完成从设计定型到最后列装部队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只有五个。这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既是一种幸事,但又多少有些无可奈何。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和分享的方式完成装备研发,而考虑到中国严峻的周边环境以及与西方阵营意识形态上固有的差异,我们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这种现实给我国国防工业造成很大压力。回眸建国五十多年的国防建设之路,可谓辛酸和成就并举。五六十年代被左倾思想左右的“唯正义论”、“唯人民意志论”和改革开放之后十数年间的“唯经济论”,都给国防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形势和周边环境的严峻挑战才警醒了我们,开始加速发展国防工业。我现在讨论的是,为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国防工业应该如何发展。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俄罗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军工企业陷入绝境的时候是如何举措的:
1.所有制形式:除核心部门的军工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之外,允许和鼓励私营和股份制军工企业的发展;
2.推进私有化进程:通过拍卖、股份化和私有化证券制度方式大力推进私有化;
3.推行股份制:职工获得免税优先股并且俄联邦抛售濒临破产军工企业八成的股份;
4.推动军用科研向民用科研转化;
     中国现有的国防工业体系是在建国初期仿照苏联的模式建立的。当然,近十年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已经作了相当大的调整。总的来说,我们的国防工业和军队建设机制和俄罗斯有很大的相通性。上面列出的俄军工改革方案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但是,毕竟国情有别,体质有别,国家经济和国防工业现状有别,断不可照搬。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势头还是良好的,国家储备也比较丰富,总的工业体系基本完备,除了像铁矿砂、石油、镍、锰等少数重要的战略资源不能自给以外,基本上可以保证国防工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不存在俄罗斯军工企业的经济短缺问题,当然变更军工企业为私营经济更欠商酌。我国国防工业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计划体制垄断,企业思维比较僵化,相关行业内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就拿军用航空工业来说,中国现在有能力生产一线固定翼军用飞机的,只有沈阳飞机公司、成都飞机公司和西安飞机公司。这三家公司又隶属于国防科工委,其中西安飞机公司专门生产战斗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也就是说,真正竞争战斗机生产领域的只有沈飞和成飞,而这两家公司同一时期又往往生产不同作战目的的战斗机,比方说现阶段,成飞正全力生产歼-10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而沈飞致力于生产歼8-2和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重型制空战斗机;也就是说,中国某个时期某类战斗机基本上是某家公司根据国防科工委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研发和生产的。没有经过竞争,飞机的性能是否能够符合空军的作战需要,就不得而知了。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军用航空业的情况,有能力研发和生产战斗机的也只有很少的几家,像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但是每到美国国防部投标某类军用飞机,这几家公司定是使出浑身解数,尽己可能争取订单,这种择优的业内竞争机制在军工企业中同样必不可少,而正是我国国防工业现在极度欠缺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利润驱使下的竞争和对立绝对比指令性计划简单有效。我认为,国防工业的体制应该加大改革进程,可以考虑公私合营的方式,国家掌控资源的配置,但是企业需要逐步摆脱计划体制束缚,建立健全的投标和竞争机制,逐步解决军工企业的断奶问题,通过自产外销、军转民以及股份制等形式实现企业的自主发展,不再依靠国家拨款。无论是军工企业还是军事研发单位,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出现有条件下最精良的武器装备。
     通过十几年的拼搏,中国的国防工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尖端武器的研发及生产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很多方向的研发遇到了瓶颈问题,时局的紧迫驱使我们从国外引进现成装备,但这只是现阶段的权宜之计,摸透和消化其中的技术并最终实现国产化,才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国防工业企业和军事科研单位在这里肩负起很大的责任,展望未来,今后20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国家安全面临的高风险期,前途未知,任重道远。
三.战时国家经济动员体系的配置
     前面我已经提到,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消耗是惊人的;战时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机器的运转模式与和平时期也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在战争爆发时,尽快的将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是保障整个战争进程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战时加强国家的经济能力,尤其是工业制造能力及其动员程度,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战时的国民经济动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先保证军品生产:
为了满足战时军队作战的需要,需要实行战时军品生产的优先保证制度,使军工及时转入战时生产,并将部分民用工业转入军工生产。在战争中消耗最大的是像弹药、食品、油料这样的后勤资源,而随着武器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其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不可能在和平时期大量生产和储备,而战时这些资源又是必须优先保证生产的。因而,需要通过采取生产要素向军工企业倾斜的措施,即:集中国家财力,为军事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资金;统一调整所有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军工企业;集中使用机器的零配件和原材料,保证重点需要。同时,战时通常要调整各种物资生产的比例关系,将部分消费品生产转向军需生产,以满足战争对军需工业品的需求。
2.经济杠杆撬动军事订货:
军事订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政府的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几十年来我国的军工产品完全靠国家政令性计划和资金投入保障生产,在战时这种举措对国家资金储备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西方许多国家十分注重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如美国军品生产的高额利润平均高出民品生产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和刺激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的军工生产也需要逐步向这个目标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战时国防生产的良性循环,提高国家的战争持久力。
3.多渠道筹措战争经费:
       现代战争需要巨额经费作保障。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直接用于战争的军费开支达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直接军费达1.35万亿美元。越南战争中,仅美国就消耗了2000多亿美元。海湾战争,美国耗资达611亿美元。为了满足战争对巨额经费的需要,国家通常通过战时国家预算、增加税收、举借债务、寻求国外援助等多种渠道筹措战费。
        a). 战时国家预算:也就是动用国家资金储备和战略资源储备。国家的战争拨款决定了战争是否能够正常地进行下去,但同时这些本应用于基础建设和其他方面拨款的资金消耗会导致社会其他部门一定程度上的资金短缺,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考验;国家战略储备是和平时期国家对一些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的储备,例如石油、煤、粮食、钢铁、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等等,只有建立完善的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才能保障在战时这些关键性资源的供应。
        b). 增加税收:光靠国家预算,只能是一种坐吃山空的权宜之计,在资金和资源大量消耗的战时,开源节流,增加国家收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般来说,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增加税收。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由于增加税收是把战争负担分派到纳税人身上,必然受到纳税人财力承受力的制约。此外,增加税收有一个过程,这与战争需求的紧迫性往往不一致。
        c). 举借债务: 国家在战争时期举借各种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举借债务,尤其是发行国内公债,是西方各国筹措战争经费较为通行的做法。相信这也是未来战时我国较为可行的举措,按照现有的周边环境,举借外债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不切实际。
        d). 寻求国外援助:这种行为一般都附加有苛刻的政治条件,按照现有的情况估计亦不可取。
    4.   实行战时经济统制:
        主要包括稳定金融秩序、实行战时供给制、强化战时劳动力管理等措施。
       a). 稳定金融秩序: 金融秩序对一个国家的战时经济运行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被封锁的国家,为了解决战时经济困难,一般都要采取稳定金融秩序的强力政策。这些强力政策包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物资在国防方向的投入,按照战争需要决定外贸进出口商品,控制非必需品的进口,并对物资、信贷、物价进行政府控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抑制通货膨胀,确保社会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
       b). 实行战时供给制: 强化市场管理,严厉打击走私、投机倒把等不法行为,制止可能发生的因日用品短缺而出现的抢购风潮。对短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配给制、对重点物资实行专卖制,保证整个社会度过困难时期。
       c). 强化战时劳动力管理: 战争不可避免地会使社会出现动荡,使劳动力减少,需要强化劳动力管理。实行战时加班制度,加强劳动力流动限制,加强职工技术培训,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班次,实行战时劳动定额和工作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防止旷工、怠工等现象,对罢工权力也须依法限制。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在人力动员法令中,对劳动力的雇佣、解雇、辞职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制定和实施战时劳动制度、就业制度,如延长就业年龄、扩大就业范围、调整就业结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就业管理等,以此来加强劳动管理和劳动纪律,扩大劳动力资源,满足战时社会各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发达国家的这些较为完备的战时管理劳动力资源的制度,应该作为我们宝贵的借鉴和经验。
5.   依据战争形势确定经济动员等级: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划分经济动员的等级,其目的在于使经济动员与战争形势和军事需求相一致,避免盲目性。美国根据动员实践,不断调整、完善了工业动员的等级制度。美国的工业动员分为六个等级:六级最低,即和平时期,国家安全需求处于最低状态;五级进入工业戒备状态,制定扩大生产计划;四级则是开始扩大生产周期较长的军工产品;三级实施紧急增产;二级则进入全面经济动员阶段;一级则是进入经济总动员阶段。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工业动员规模最大,大部分企业进入四级,少数企业进入三级,如"爱国者"导弹生产厂家,昼夜加班,紧急扩产。俄罗斯把经济动员区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两个等级。"总动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包括整个国民经济及其各个系统的动员。"局部动员"在一个战区范围内进行,仅涉及战区内所有经济部门和国家部分经济部门的动员。中国在这方面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条令,一旦战事爆发,有可能会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混乱,应该尽快建立规范的动员等级制度,做到有备无患。
江泽民同志指出:“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完善各项国防法规,提高未来战争快速动员能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振奋民族精神;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提高“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快速动员能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打牢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积累雄厚的战争潜力。只有这样,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我们才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作者: stuca    时间: 2005-5-7 21:03     标题: 未来局部战争环境下中国国防工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动员体系展望(总算大功告成了)

有乱码。
作者: chaichai    时间: 2005-5-9 14:21     标题: 未来局部战争环境下中国国防工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动员体系展望(总算大功告成了)

没有




欢迎光临 NBCLUB笔记本电脑俱乐部 合肥THINKPAD APPLE LENOVO DELL专卖店 (http://nbclub.net/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