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送测的X1隐士为高配4K版,采用15.6英寸4K屏,六核i7处理器+1050Ti Max-Q显卡组合,16G内存+512G固态硬盘。精确的信息如下表,大家可以参考下: 
除了送测的4K版,根据之前海外的信息,国内应该可选i5处理器以及72%NTSC的FHD IPS屏幕版本,以便满足不同价位段和需求的人群。
英特尔酷睿i7 8750H处理器,拥有6核心12线程的规格,基于14纳米工艺的Coffee Lake架构,BGA封装在主板上不可拆卸和更换。主频2.2Ghz,最高可睿频至4.1Ghz,热功耗设计45W。可配置的TDP down为35W。  CPU-Z
我们对CPU进行Cinebench R15的跑分测试,最终单核得分173cb、多核得分1160cb,属于i7 8750H的正常水平。  Cinebench R15
对于一款标压处理器的笔记本,在如此轻薄的机身下会怎样调教我们是十分好奇的。使用Hwinfo64软件查看其CPU信息,插电状态电池模式为最高性能下,其PL2功耗水平为75W,而PL1为45W的标准状态。 Hwinfo读取的CPU调度信息
随后我们使用AIDA64+FurMark对这款笔记本进行了单烤和双烤的极限测试。CPU单烤最终稳定在40W,双烤则在15-20W浮动,属于对8750H调教较为保守的风格。而考虑到轻薄的机身,这样的温控优先的调教模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对于发烧友可以通过XTU来解锁更高性能,不过那也会带来更高的核心和表面温度,不利于稳定运行,因而我们不建议这样做。而且双烤场景过于极限,在日常应用时基本不会有这么高的负载情况,所以参考意义并不是绝对的。

从拆机来看,ThinkPad X1隐士的散热模组还是不错的,并联式双热管双风扇。风扇扇叶十分密集,采用的是ThinkPad经典的基于猫头鹰仿生学的鹰翼风扇,在保证散热效率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得相对低的噪音水平。 而针对性能释放的问题,希望日后Think可以开放一个类似拯救者的Fn+Q一键性能切换,同时提供一个短时间内调教较为激进的性能方案,以便满足不同用户的选择。
固态硬盘型号依旧为OEM旗舰级的三星PM981 512G,采用PCIe3.0*4总线,支持NVMe协议。使用AS SSD进行测试,读取2371M/S,写入1857M/S,综合分数为4488分,可以说是目前顶级水平。相比于SATA3总线的固态硬盘可以获得更快速度,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系列。
 AS SSD测试成绩
显卡为英伟达移动版GTX1050Ti Max-Q,拥有4G GDDR5显存。相比标准版的1050Ti,Max-Q Design版的频率上略有下降,不过也换来了更好的功耗和发热表现,对于轻薄化设计的X1隐士来说再合适不过。具体的性能表现,参考3D Mark测试。  1050Ti Max-Q Design
3D Mark的Fire Strike模式下,X1隐士的得分为6302。该模式主要描述了火人大战冰人,冰人居于劣势但最后开大招反杀火人,专门用来测试高性能游戏类设备,使用多线程DirectX 11引擎测试兼容DirectX 11的硬件。  3D Mark Fire Strike
Time Spy是3D Mark中从零开始完全为Windows10环境开发的DX12测试模块,渲染分辨率2560*1440。X1 隐士在该项测试中得分2342,表现不错。  3D Mark Time Spy
Sky Diver主要针对入门配置的笔记本,因而主流笔记本的性能参考意义不大,跑分仅供观赏和对比。17919分的测试成绩。无论如何,上述测试软件,完爆鲁大师这样的小白最爱傻瓜式跑分软件。  3D Mark Sky Diver
ThinkPad X1 隐士还搭载了一块4芯80Wh的大容量电池,于是我们也使用PC Mark8对其续航水平进行了测试。采用默认4K分辨率,屏幕亮度30%,电池模式为节电,选取Work模式进行测试。 
实际的测试结果很震撼,预计续航时间为6小时。要知道这可是一台标压六核i7处理器+1050Ti Max-Q显卡+4K屏幕的笔记本,这样的性能级产品,即使是1080P分辨率也是续航堪忧,看来ThinkPad X1隐士充分继承了Think家族长续航的特性,无论是续航方面的硬件还是软件调度表现都很不错。
官方测试数据i5 1080P版大约在14.6小时,即使是日常使用也应该在7-10小时无压力。所以对续航有更高需求的,推荐购买i5处理器 1080P屏幕的版本。
常规性能测试部分到此结束。再次友情提示,本页面主要作用是提供数据参考,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以跳过阅读,以免带来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