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T40使用随笔----T40能够创造新的经典吗?(多图)
[打印本页]
作者:
bobwu
时间:
2003-5-24 21:42
标题:
T40使用随笔----T40能够创造新的经典吗?(多图)
这份文章是站长使用时间最长写出来的一份“使用报告”了,同时也是站长十年笔记本使用体会的凝聚。由于站长较长时间以来是使用A系列机型,对T40这样的几乎重新设计的机型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适应使用,以便更客观地作出评价。关于T40的测评报告,相信大家在许多网站和媒体上都见得许多了,站长在此再重复那些数据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站长努力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结合T系列的前前后后几代机型,从各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实际感想。
T40的推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用户需求的必然结果。与T40密不可分的,是INTEL大肆宣扬的Centrino移动计算技术。在2002年春季IDF上,INTEL就提及代号为Banias的新型移动计算平台,INTEL一直若隐若现地隐藏着Banias的具体细节,只是提及更佳的效能和更省电。直到2003年1月8日,INTEL终于正式宣布这项新技术,取名为Centrino,中文名“迅驰”,并且赋予一个旗帜鲜明的新标志(参阅本站当时的报道)。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准备,3月12日,INTEL和各厂商正式发布产品,并且进行相关演示,同时开始批量上市。Centrino是一个移动计算技术,INTEL把Pentium-M的CPU、855芯片组和Intel PRO/Wireless LAN 2100模块这三大部分加以封装而成,必须同时采用这三项组件的笔记本,才能打上ITNEL的Centrino的标志。由于INTEL目前的Centrino的无线通讯模块只是802.11b标准,因此某些机型采用了其它厂商的802.11a/b标准的无线通讯模块,虽然也是使用Pentium-M和855芯片组,也不能打上Centrino的标志,由此也可以看到即使打上Centrino标志的笔记本也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机型哦。比如站长手上使用的237392H,就是使用Philips的802.11a/b双频无线通讯模块,就只是打上了Pentium-M的标志而不是Centrino,但这是目前能够买到的顶级T40。
http://www.thinkpad.cn/images/centrino.gifhttp://www.thinkpad.cn/images/pentium_m.jpg
大家在媒体广告上只见到Centrino的广告。Pentium-M的Logo只有在笔记本的包装箱和掌托上面见到,没有任何的媒体上有它的广告。
说到Pentium-M,这个名字许多人也许会觉得很古怪,因为之前都有Pentium III-M和Pentium 4-M了,现在再来一个Pentium-M,怎么倒过来转了。其实上这个Pentium-M却真的起得妙,因为它正好对上了INTEL这个迂回曲线。据分析,当初INTEL开发P3时发觉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把P3核心的频率进一步大幅提高,所以后来就弄了个20管线的P4,轻易地把频率提升到2G以上,这是台式机CPU开发的历史,Pentium III-M和Pentium 4-M也是沿着这条路线走的。其实INTEL有苦自己知,Pentium 4-M再这样下去也不行,发热量控制越来越难搞,所以下了狠心要回到系统效能这条线上,经过一系统的技术突破,INTEL终于掌握既达到相当高的效能,同时也比较省电的技术,这就是代号为Banias的开发背景。据INTEL声称,Pentium-M是INTEL第一颗为笔记本度身定做的CPU,因为以往的笔记本CPU都是基于台式机版本优化电源管理而来,而今次的Pentium-M则是全新的构架,八路关连管理的1MB容量全速二级缓存(移动CPU甚至台式机CPU前所未有的容量),电量优化的400MHz系统总线,微操作混合和全新微体系结构的专用堆栈管理,改进的高级指令分支预测(据INTEL声称减少了20%的误测),所有这些改进,使得Pentium-M的性能较同频Pentium 4-M大幅提升,即使比成熟的Pentium III-M也有很大的提升,比如是在整点运算方面的XP算号器,P4-M 2.0GHz的成绩是3.53,而1.6G的Pentium-M则是4.50;运行SuperPI测试1M位,P4-M 2.0GHz的成绩是79秒,而Pentium-M的成绩则是62秒,差距如此巨大。这次,Pentium-M是彻底摆脱了P4高频低能的帽子了,可是INTEL为什么在广告中只字不提Pentium-M或Centrino平台是如何如何的性能优越呢?我想主要原因还是INTEL自己打了自己一耳光,说什么点就是“不好意思啦”。
http://www.thinkpad.cn/images/a31pxpkey.JPG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xpkey.JPG
与此配套推出的,是855PM和855GM芯片组(后者集成了显示子系统),支持最高2GB容量的266MHz DDR内存,南桥则采用ICH4-M,支持USB2.0标准。855芯片组支持增强型SpeedStep技术,更深度睡眠状态警告,内存控制器也作了优化。如此一来,整个Centrino的耗电量就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在此需要提出的是,Pentium-M的自身能耗较Pentium III-M稍高,但由于855芯片组能耗较830芯片组(即使是855GM)低出许多,所以综合一算,Centrino系统的核心能耗就较Pentium III-M系统更低了,从此也可以看出INTEL要把三组件整合的意图之一。实际使用效果确实如此,对比T23(Pentium III-M 1.2GHz机型),T30(Pentium 4-M 2.0GHz机型)和T40(Pentium-M 1.6GHz机型),典型应用半个小时之后,T30的底盖温度最高,T23次之,而T40则最低,当然这也和散热系统有关,但最终感觉就是如此。Centrino的商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现在INTEL到处发的广告都是宣传Centrino,对Pentium-M则只字不提,没有采用Centrino的笔记本只能打Pentium-M的标志,可是这个Pentium-M没人做广告,普通用户谁知道呀,厂商还不是乖乖地逼着尽量采用Centrino,一个Centrino起码可以多卖一块无线网卡呢;INTEL整了这个Centrino出来,确实是一举N得,赚大了。
作为一台二锭机型(即内置硬盘及光驱这类的二个设备),T40可以追溯到600系列。
600系列于1998年开始上市,站长的第一台ThinkPad正是1998年购买的600(PII300机型),以今日的眼光来看,600系列似乎并无过人之处,唯一给人留下最强的印象就是键盘手感,用过600系列的人都会对那结实、键键到位的手感念念不忘。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600系列是ThinkPad的第一个二锭机型,这意味着IBM非常前瞻地观察到商务市场的需求,在后来几年直至今日的历史,大家可以印证600系列的成功之处,它开创了商务应用机型的先河,为后来的T20乃至T40奠定了扎实的基础。600系列集成了内置光驱,拥有当时最为齐全的接口,“超大”的13.3英寸TFT屏幕(初期部分PII233的型号采用12.1英寸屏幕),是一台绝对功能强大的商务机型。
时至今日,T40仍然离不开600的框架,大家仔细比较一下就会非常有趣地发现,T40只不过是比600多了一个USB接口、一个网卡接口,集成了无线网卡和蓝牙而矣,而串口则已经被取消,屏幕扩展到14.1英寸。这几年下来,先后经历了600(PII233,266,300)、600E(PII300PE,366,400),600X(PIII450,500,650),T20(PIII650,700,750),T21(PIII750,800,850),T22(PIII800,900,1000),T23(PIII-M 866,1000,1133,1200),T40(Pentium-M 1.3,1.5,1.6)这些机型。有几件事值得回味一下的,一就是600系列的屏幕,大家不要被600系列的光芒遮住了它屏幕的阴影:600系列的屏幕可以归为ThinkPad机型中最差的13.3寸屏幕了。用过此机型的人肯定会有印象(亮度差、对比度低),对比同期的570或570E,或者翻下IBM的资料也可以找到证据,有一个公开的秘密,600“最成功”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廉价的屏幕。再对比下T20-40的屏幕,大家似乎可以找到一个规律,就是IBM对T(600)系列的屏幕是“很不在乎”的,很多人拿T40的屏幕去和SONY那些日系品牌的屏幕对比,答案简直是令人伤心落泪。与此类似的,还有一直欠缺的Windows键,1394接口,都是让人得到非是保守,而是固执的感觉,特别是1394接口,IBM似乎无法向用户解释为什么T系列一直没有这个接口,因为连定位廉价机型的R40、定位轻便应用的X系列,都有1394接口。
从600系列到T20,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但这个飞跃只是局限于构架造型,因为T20虽然采用了比600X强得多的8MB显存的S3 Savage显卡(虽然这个显卡在今日已经是非常的昨日黄花),但是却留下了更多的遗憾,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近乎皮软的键盘和不正常的左掌托发热。T20一推出,ThinkPad拥趸就发觉键盘手感一落千丈,尤其是左上部风扇上方,稍用劲一按就会发觉下陷的感觉,从T20开始的键盘还有一个弊端,就是非常容易打亮,以站长平均每天数千字的输入速度,使用不到一个月就会发觉键盘明显发亮,这个弊端直到今日的T40仍然没有改善,站长的237392H使用两个星期之后已经可以明显看到键盘上面的“油光”,但600系列则远远低于这个程度(去年,站长曾经使用了两个月全新键盘的600X,几乎看不到键盘的油光),到底什么原因,只有IBM自己心知肚明了。与此同时,T20把硬盘位置移到左掌托下方,从600系列的正放改为横放,可是原来在600系列几乎感觉不到的硬盘发热,在T20上面却是明显的不得了,特别是使用5400转的硬盘(T21开始装备)后,发热问题更是几乎达到了烫手的程度,这个问题一直到T30才稍有改善(据资料是加厚了掌托部位的厚度),但仍然明显存在,到了T40,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是说而今的硬盘本身发热量比以前的大是一个原因的话,那么站长把40GNX的硬盘放到600X上面使用却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发热,这个理由是无法成立的。而且T40把硬盘位置从左侧改到右侧,这个改变似乎更不合理,因为使用右手的几率,比使用左手的几率更大,与其放在右掌托位置难受,倒不如放到左掌托位置难受,因为更多的时候是右手用指点杆浏览资料。对于T40的硬盘位置的改变和发热控制,站长是持否定态度的,其实硬盘放到右侧本是无可厚非的,只要能够把受热感控制好就行,可是目前看来T40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让人不解的是,站长使用过一段时间的R40,它的硬盘位置也是在左掌托下方,可是却远没有T系列那样明显的发热感,其主要原因估计就是R40部位的面板较厚,而T系列现在正在一个劲地追求轻薄,那么通过加厚掌托位置的厚度来降低发热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了,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解决呢?对于这两个T系列出生以来具有的缺憾,站长认为在T40上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其中键盘手感得到一定改善,但离600系列时代还有相当一段差距;硬盘发热感(注意是感,即掌托位置发热的感觉)控制基本上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t23.JPG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t23a.JPG
上图就是T40和T23的斜角度的高度对比及下面对比。可以看出T40明显比之前的T系列薄,和T30比就更加明显,比都不用比了。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t23b.JPG
图是T40和T23的背面对比,T40-237392H使用的是9芯电池,明显突出一截,为了更长的续航时间,相信多数人都会接受这个折衷方案。
还有一个事情值得探讨的,就是T系列的屏幕盖与水波纹。从600到T30,尤其是T20-30这个阶段,只需轻按屏幕盖,屏幕上就会出现明显的水波纹,这令许多用户对T系列的“钛复合材料”顶盖感到迷惘。根据IBM的资料,T20开始采用的“钛复合材料”顶、底盖的强度是ABS材料的三倍,但实际上用户却似乎没有感受到这个“太空金属”带来什么好处,反而那些采用ABS顶盖的机型如R系列却没有这个明显的水波纹。这个现象在T40上面得到了基本的改观,这个改观可能由两个原因之一或同时组成。站长拆开过T40的屏幕顶盖观察过,发觉T40使用了新型的液晶显示屏,除了显示屏上面采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和接口设计之外,液晶屏的背板也可能作了改进;另外就是T40的屏幕顶盖采用了“镁”质材料,根据IBM的资料,只是说屏幕顶盖是“Magnesium composite in the top cover(镁复合物)”,到底这个“镁”复合物顶盖和之前的“钛”复合顶盖有多大的差别呢?IBM为什么要改用“镁”复合物顶盖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T40的屏幕顶盖似乎是得到改善,直接效果就是轻按屏幕顶盖,不会再有水波纹出现,用较大的劲按屏幕顶盖的上部,会有一定的水波纹出现,下部则仍然见不到水波纹。这里要指出的时,T40的显示屏上部(即打开屏幕的上部)电路较之前的型号复杂了很多,整整一块电路板,这也许是为何按屏幕顶盖上部和下部有差别的原因,因此为了尽可能保护屏幕,尽量避免屏幕上部受到强烈的挤压。
下面来仔细看看下T40吧。T40发布之后不久,本站就刊登了T40的高清晰图片,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发T40的外观图了。站长是4月8日见到第一台T40,数日之后拿到自己订的最高端机型237392H,内存加到了1024MB。拿到T40的第一感觉就是薄,对比T30,嘿嘿,几乎是比T30薄了整整一个屏幕盖的厚度,但仔细衡量一下,发觉这台T40(237392H,配的是9芯电池)却也没有比T30轻多少,称了一下,大约是2.5KG,比T30-97M也就轻了一百多克,差距并不大(配6芯电池的机型重量大约是2.3KG);和T23相比,T40的重量并无明显改进,不过大家要留意的是T40的超级双天线系统,乃是在屏幕侧部及顶部预留了无线网卡天线的。两台机器摆到一起对比,T40和T30宽度基本相同,长度则是T40大约宽5mm,高度T40大约矮(薄)8mm,很明显T40的集成度比T30高多了,从下面拆开键盘和掌托之后的图片大家可以得到证明,其实主要原因还不都是P4-M惹的祸。和T30相比,T40在一些典型配置上面有如下的增强:
1) ATI Radeon 7500 32MB显存的显卡,在高端机型上面装备Radeon 9000 32MB显存的显卡,而顶级机型的T40p上面则是64MB显存的Radeon 9000GL。32MB显存的7500和T30相比,3DMark2001SE的测试成绩大约提升15%,得分大约是4100;而32MB显存的Radeon 9000则达到5100的得分,虽然成绩较32MB显存的7500只有20%多的提升,但它完全支持DirectX8,在3DMark2001SE的17项测试中全部通过,而7500则有三项无法通过。至于64MB显存的9000GL,由于T40p至今没有见到实机,性能得分无法提供。下图是T40-237392H的XGA32位和SXGA+32位的3DMark2001SE的测试得分(测试平台1GB内存,英文版Win2000Advanced Server+SP3+DX8.1),成绩分别是5153分和3057分,较64MB显存的Radeon7800GL稍有提高,考虑到对DX8的全面支持,Radeon9000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于一台商务机而言,这个3D性能足够满足绝大多数的需求了。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3d.jpg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92H_SXGA.JPG
)USB2.0接口。迟迟到来的USB2.0是众多Thinkpad拥趸等你等到我心痛的东西了,在这之前很多其它厂商已经采用第三方芯片来集成USB2.0了,这得益到ICH4-M南桥芯片,这也体现了IBM以稳定为本的原则。在T40上面,站长试用了多种USB2.0外接硬盘盒(包括打着IBM LOGO的“IBM”硬盘盒),使用40GN及40GNX系列的硬盘,不用PS/2供电就可以直接使用。
3)内置式的硬盘减震装置。IBM在T30开始在机器底部增加了一个凸状的硬盘减震器,但由于只有一个触点,而且由于是置于机壳外部,减震效果对整机作用而对硬盘只有部分作用,宣传效果多于实际使用效果,然而作为一代商务机型,T40必须适应“移动”的需求,因此T40使用了内置式的硬盘减震装置,全力作用于硬盘保护。在努力追求“薄”的效果的背景下,T40如此使用硬盘减震装置,确实用心良苦。在其它品牌的笔记本中,站长记得ACER也有宣称DASP的硬盘减震保护,从表面上看和T30的硬盘减震器相差无几,更为好玩的是ACER还在广告上大肆“专利申请中”呢,估计也只有永远“申请中”的份了。
4)超薄的9.5mm UtraBay Slim驱动设备。T40为了尽可能达到“薄”的效果,使用了9.5mm的UltraBay Slim驱动设备,目前包括有DVD、DVD+CDRW及第二硬盘托架(软驱估计做不了这么薄了,只有外置的份了)。目前市场上似乎只有IBM和三星采用9.5mm薄规格的驱动设备,不过“薄”归“薄”,T40的DVD尤其是DVD+CDRW的性能并不突出,个别用户甚至反映对很多光盘的读盘性能比较差。由于“ 薄”的限制,目前DVD+CDRW只达到了16X的刻录速度,而UltraBay2000的DVD+CDRW早在去年就达到了24X的刻录速度,并且IBM还“悄悄”地推出了MultiBurner即DVD+_RW+CDRW+DVD。站长用NeroBurning CDSpeed来测试,使用相同的CDR和操作系统,在T40-237392H的UJDA745刻录机上面竟然只得8X的速度,虽然在NeroBurning刻碟时会显示能够以16X速度刻录,但实际上刻录时速度却只得8X;而在A31p上面用GCC4160N测试,一开始就以10X速度起刻,在38分钟时转上16X直至结束,使用GCC4240N测试,10X起刻,20分钟时转上16X,54分钟时稍慢,然后58分钟时转上24X刻录直至结束,实际刻碟时也和测试过程表现相同。从上面可以看到虽然都是16X的COMBO,但实际效果却有相当大的差别。可以看来要在T40上面使用更高速的刻录和DVD刻录还得等一段时间了,起码也要等目前的COMBO产品完全稳定下来。在这里站长再次联想到P3-M到P4-M到P-M这条迂回曲线,希望IBM和相关厂商会尽快克服技术难关相应改进,尽早推出更稳定、更快速的9.5mm规格的COMBO产品甚至DVD+_RW COMBO。
http://www.thinkpad.cn/images/gcc4160.JPG
http://www.thinkpad.cn/images/ujda745.JPG
T40备受争议的地方,有一个就是UltraBay Slim插槽的缝隙,这几乎是多数用户抱怨的重点。不过实际上大家不必太过在意。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使用UltraBay2000的机型,一样有比较明显的缝隙的,只是大家没有怎么留意而矣,大家看下图就可以见到,上面的是T23,下面的是T40,T40和T23比较差别并不明显的;同时有一个视觉因素在制约:T40明显比T20-30薄,这样即使相同大小的缝隙,在T40上面就显示空隙更明显一些。站长比较自己手上的T40、A31P,对比一下似乎空隙是一样的大! 另外,这个空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极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兼容性。大家自己对比一下UltraBay2000的光驱和硬盘盒,就会发现插光驱的时候明显有空隙,而插硬盘盒的时候则几乎看不见。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T40的空隙是部分原因留给后面的兼容设备(比如UltrBay Slim硬盘托架),不过站长还是无法明白为什么硬盘托架不可以做得和光驱一样的厚度。 站长把T40的UltraBay Slim光驱拨出来,就会看到上面明显有一条划痕,说明UltraBay Slim设备插入时已经到位的了,设备主体的厚度已经达到整机设计的极限了。 最后还有一个搞笑的理由,就是IBM看到了我们网站上有关DIYUltraBay2000接线外接3.5英寸的硬盘、光驱等设备的文章,所以留了缝隙方便我们引线使用,哈哈。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t23c.JPG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t23d.JPG
T40还有一个争议较大的设计,就是接口过度集中在左侧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辩证地分析一下。T40是俨然一台商务机,商务机型对电池的需求是比较看重的。T40把接口集中到左侧面,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把电池插槽放到机器后面,这样就可以使用普通电池(6芯)和加强电池(9芯),而对机器的平行使用没有影响。如果电池还象之前T系列那样设计,那么要使用加强电池就只能是加厚型,这样对机器的平行使用就造成较大影响。另外,随着以后802.11x日益普及,笔记本要用到网络接线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那么对于集中到左侧面这些端口,站长看来还是比较合适的,只是耳机和麦克风接口移到风扇出风口和PC卡插槽之间就似乎更合理一些,因为这样的话耳机和麦克风的接线就不用经过风扇出风口而受热了。同时站长认为在机器背面的打印口(并口)反而应该和右侧的外接显示器接口调个位置似乎更合适一些,因为作为商务机型,外接显示的时候并不少,把外接显示接口放到机器背面会非常便于使用,而打印口(并口)使用机会由于现在打印机普通使用USB接口而日益减少。经过大约一个月时间的使用,站长觉得T40的接口设计,尚不构成明显的不便,还是符合综合折衷方案的,相信大家使用过程很快就会熟悉并且适应这个设计,特别是那些对大容量电池有需求的用户。对于T40的USB接口设计,多数用户也颇有微词,认为放到后面或右侧更方便使用,这个想法看来是正确的(虽然早期的600系列也是把USB接口放在左侧的)。T40在T系列的历史上第一次取消了串口,这个也受到许多用户的非议,特别对于某些行业用户(比如通讯、网络等等)而言,T40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调试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串口,而通过USB转串口的做法又经常不够稳定。综上所述,站长认为T40的接口作如下更改将比较合适,就是后面的打印口(并口)改到左侧,背面保留外接显示接口、串口和S端子接口(如果可能的话再在背面增加两个USB接口),原右侧的外接显示接口改为两个USB接口。这个想法并非不可能的,大家应该记得X20/21的时候并没有红外通讯端口,后面在X22的时候才回归了红外端口,并且增加了1394接口的设计,关键是看IBM如何落实设计,以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T40在把硬盘移到右侧掌托下方的同时,把原先在左侧中部的PCMCIA插槽(PC卡插槽)移到了左掌托下方。这个改变给T系列老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感觉,那就是左掌托下方再也没有热乎乎的感觉了(移到右边了嘛),而且有了一个“空洞洞”的感觉,这个“空洞洞”的感觉在开着屏幕盖的时候捏、压左掌托部位时尤为明显。虽然IBM公开宣称在此插槽上使用了金属板来加大强度,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听到有用户的左掌托“塌陷”的报告,但这个“有点软绵绵”的感觉,却给ThinkPad拥趸增加了一份“不踏实”。不过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内容,那就是中掌托部位的触摸板,大家稍用劲按下,就会发觉这个部位比左掌托更“软”呢。这些情况和右侧下面放置硬盘面对相同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掌托面板能够做得厚一些,这个情况就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可是在T40正朝着“轻薄”方向发展的时候,这个可能却是越来越小了。既然这样,在没有接到有用户掌托“塌陷”的报告之前,我们还是一相情愿地相信IBM的设计吧,这样也许会心安理得一些。
多数用户对T40不再采用左切角的设计感到兴奋。虽然IBM的人员在公开场合说,这是适应用户的需求而回复非切角的设计的,他们是这样说的“关于切角的问题,那是纯粹是设计的考虑,设计师们认为那样看起来会好一些。现在我们发现用户更喜欢的是原来传统的方方的设计形式,所以在T40上又换回来了”。不过站长有一个比较“天才”的想象,就是T40的非切角设计乃是逼出来的。有两个理由促使我产生这个想法,首先,如果非切角的设计会“更好看一些”,那么为什么在同期推出的R40(稍早)、X31为什么不采用非切角设计呢?难道X31、R40就不需要好看了吗?这明显解释不过去。其次,大家仔细看一下T40的左边角位置,靠背面是两颗螺丝,靠左侧面是防盗孔,都非常接近角上的位置,如果要左切角,这两个部件都得重新设计! 可是在T40努力追求“轻薄”效果的前提下,每一立方厘米的空间都是非常难得的,就算是重新设计要腾出这部分空间来容纳这两个部件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站长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过站长倒还是希望IBM真的是为了适应用户的需求而回复非切角的设计,而不是被不幸言中,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http://www.thinkpad.cn/images/t40angle.JPG从左图大家可以看到,T40的左边角集成度非常高,要切这个角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基于Centrino平台(或Pentium-M)的T40的电池续航时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站长手头上没有专业的测试软件,凭使用经验告诉大家的是T40的电力表现是所有T系列机型中表现最优秀的。站长打开三档的屏幕亮度,一边上网浏览,同时下载,进行一般密集的操作,9芯电池的237392H大约使用了5个小时,成绩虽然离IBM公开的7.5小时有很大差距,但这已经是T系列最优秀的电力表现了,据部分网友的统计,T40电力的一般表现是3-4小时。不过大家要留意一点的是,屏幕是个电老虎,屏幕亮度对电池续航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开到六、七级亮度时使用时间会明显缩短。站长比较了T40和T23的屏幕亮度,同样打到最低档,T40的屏幕比T23的稍暗,打到第三档,更明显一些,打到最高亮度,可以感觉到T40的屏幕亮度明显低于T23的。如果把屏幕亮度、电池容量这些因素计算在内,T40的电力表现也不如“如此而矣”,并非大家期望的那样“突飞猛进”的表现。
说到T40,站长就一定要提一下期待已久却得不到手的T40p了。T40之前,站长一直使用A31p,对于A31p的超级扩展性能和FlexView屏幕以及(因为机体较厚而形成的)舒适的操作感,站长一直对A31p极为推崇,尤其是这个15.1UXGA的屏幕,在管理网站论坛的时候,在各个窗口之间切换,那感觉简直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我仍然是天天背着A31p上下班,在使用237392H的这段时间,站长还是使用A31p的时间居多,这份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也是在A31p上面成稿的。IBM取消了A系列的后续机型之后,p级机型转而由T40p来取代。根据以往的惯例,p级机型号称“图形工作站”,拥有业界数一数二的图形性能(包括显卡和显示屏)和主机性能以及扩展性,那么T40p能否胜任呢?就目前掌握的T40p的资料来看,站长对此表示失望。和T40的高端机型相比,T40p仅仅是显卡和硬盘不同,而且硬盘还是采用老款的40GNX系列,根据日立提供的数据,5400转的40GNX的性能比4200转的80GN系列还要稍差,从实际测试结果也是如此(80GB容量的80GN比40GB容量的40GNX大约快10%),P级的机型使用的硬盘毫无“P感”,这是不应该的。而T40p采用64MB显存的Radeon 9000GL,也并不是十分出色,虽然目前没有掌握具体的测试分数。特别有一项是T40p的显示屏,竟然是和T40高端机型的屏幕,却不再是采用FlexView技术的屏幕了。FlexView屏幕如何出色站长在此不再多说,想了解的网友可以参阅站长的“A31P测评报告”,可是为什么T40p没有采用这种技术的屏幕呢?站长查阅了之前A31P的FlexView屏幕的生产商ID Tech的网站,发觉找不到采用FlexView技术的14.1寸SXGA+屏幕,只有15.1寸SXGA+或UXGA的屏幕,这个可能是最合理的理由了。也许有部分人认为不使用或不开发FlexView 14.1寸屏幕是因为考虑到耗电的因素,但作为P级机型,追求的是性能至上,绝对不会在乎使用三个小时和五个小时那两个小时的差别的。至于IBM为何不采用其它厂商(比如Sharp的超黑晶)的屏幕,站长在这里就不加揣测了。总之,对于T40p,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确实没有资格盖上P级机型的称号。站长期待即将上场的下一代T40p(或T41p)会采用增强型显示屏(FlexView也好,超黑晶也好),采用最新发布的日立7K60或5K80系列硬盘,最好显卡也作增强,这样才算是真正名符其实的P级机型嘛。
也许大家从上面的内容觉得站长对T40充满了批评和失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也许是站长的很多期望不适合于T系列;同时,T40作为一款纯正的商务机型,强调的是保持一定轻便的同时,提供较好的性能和电力。从这一点上面而言,T40还是做得很出色的。对于T40的做工,部分用户颇有微词,认为比以前的机型有所失落,尤其是对比600系列。然而大家也许应该想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IBM已经相当努力地保持ThinkPad的水准了,同时价格还一再下落,站长记得1998年购买的第一台PII300的600,就花了34000多元,在2001年购买的T21高端机型或A21p都要35000元以上,而现在T40的高端机型237392H只花了27000元,虽然同样是其时市场上能够买到的顶级机型,但中间的差价已经下落了七八千元。也许会有部分人说,我宁愿出更高的价钱,就是要购买到以前那样品质的机器,但这样的人毕竟占少数,IBM也不可能为此单开一条生产线。
纵观ThinkPad这十年,良好的用户口碑来之不易,靠的主要还是品质和使用舒适度,那么T40能否得以延续,甚至创造新的经典呢?根据目前的情况,站长只能打以6-7分。我们希望IBM在市场竞争中不要迷失自我,要勇于面对用户的反馈意见,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继续完善。站长希望我们手上的每一台产品都是用得舒舒服服的经典产品。
由于各种原因,本文成文时间并不充足,此际先行发表,很多内容和图片站长会及时补充,形成第二版。对于本文的任何意见,大家请到论坛上发表。同时,站长手上这台237392H已经完成使命,在论坛“市场与保修信息”区公开发售,相信这是本站的第一台真正的二手T40了,有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大便宜的机会了,点击查看转让情况。
作者:
wangglzl
时间:
2009-6-13 14:30
顶
欢迎光临 NBCLUB笔记本电脑俱乐部 合肥THINKPAD APPLE LENOVO DELL专卖店 (http://nbclub.net/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