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笔记本灵魂——这种PC的典型使用场合即使不全是在移动中,至少也应该有相当的比例要脱离电源才对。 对此,笔记本厂商一贯不吝于用各种溢美之词来渲染自家产品的“全天续航”属性。我们今的主要话题就是笔记本续航的问题——大家常说的可使用时间,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取得。 自锂离子电池代替镍氢电池以来,笔记本电脑的续航水平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各个类型产品线在最近十年既没有明显的进步,也没有明显的退步,整体徘徊在1到10小时之间。 除了极个别在电池和功耗控制上有特殊设计的型号,人们对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认识趋于统一,一般来说没有特殊的期待。 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取决于Intel\AMD\NVIDIA等上游核芯芯片的绝对功率常年不变,能耗比的提升基本都被对应地性能增长幅度所吞噬;另一方面受制于电池技术长期停滞、操作系统的电源管理能力没有本质提升的现实。 虽然每一次更新换代,笔记本厂商都宣称自己的续航水平都有明显提升,但即使以十年为单位考察,消费者们的普遍印象仍然不足以支撑这种言论。 最近三、四年来,全天使用成为主要轻薄本厂家的普遍文案策略,可同手机拍照秒单反、游戏画面秒CG并成为PC 业界三大“邪术”。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数据,来谈谈笔记本续航的具体问题。
滞空时间与作战半径 续航本身并不是诞生在电子时代的词汇——持续航渡的字面意思完全可以解释她的工业气息。之所以是航行而不是飞行,恐怕也与热机首先应用于船舶,然后应用于车辆,最后才上天成为飞机动力有关。 社会生活中,只要是涉及到度量持续使用量的层面,续航这个词都可以出现。对于船舶来说,续航实际指代的是经济航速的续航力或没有补给时的自持力,两者的单位是节/海里和天。 对于地面车辆来说,续航指代的是最大单次公路历程、越野里程,对于履带式车辆来说,还可能指代最大摩托化小时数(平均无故障时间),单位是公里或小时。 对于航空单位,续航指代的是最大滞空时间和某种任务条件下的作战半径(往返)、转场航程(单次最远)。 可以看出,无论在哪种条件下提到续航,通常都会有两个甚至三个考察量来度量。 对于履带式车辆来说,如果载油量超过了摩托化小时数,多出来的载荷是无意义的,因为在油料耗尽之前传动系统的磨损将耗尽自己的使用寿命,剩余油料成为死重。 对于飞机来说,最大滞空时间要用高空、低载荷、满油和复杂航路规划来实现,几乎不具有实际意义。 即使是单一维度来考察续航,不同条件下也会推出极端不同的结果。 以飞机为例,军用飞机的所有作战半径设定都要包括飞行剖面(高度、速度)设定、航路规划、油料和载荷、是否开加力等详细信息,否则没有任何比较价值。 战斗机打开加力燃烧室之后发动机通常只能工作几分钟,即使达到很高的马赫数,总的航程也会相当惨烈。
从续航词汇的本源,我们可以推出极为重要结论——没有条件、不定维度的续航考察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笔记本来说,笼统的我们可以分成休眠续航、待机续航、本地阅览续航、轻量级上网续航、影音续航、CPU满载续航、游戏续航等各种考察类别,而敢于明确自己的“续航”结果来自何种具体条件的厂商凤毛麟角,这就是商业社会最吊诡的现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