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深感镜头”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在解释这一切之前,我想先说的,是iPhone(或者说整个手机行业)解锁方案的变化。 iPhone 5之前,人们对手机的安全似乎没什么概念,大家都习惯于“按电源键点亮屏幕”——“滑动解锁”这两步过程,那时候的iPhone已经可以加上锁屏密码,但设置密码的人并不算太多,因为它会让解锁过程变得繁琐。 滑动解锁一直是iPhone的标示性操作
iPhone 5s时代,苹果推出了Touch ID指纹识别,按压式指纹装置简化了解锁步骤,之前的两步变成了“按Touch ID点亮解锁一步完成”。简单方便也让人们可以安心将更多秘密藏在手机里。 苹果不是第一个将指纹识别装置放在手机上的,但它用Touch ID改变了滑擦式指纹识别的糟糕体验,让按压式指纹识别成为手机标配,甚至,间接推动了手机支付的发展(国内用户应该更能理解这点)。 指纹识别装置不是苹果第一个用的 但Touch ID普及了这个概念
在iPhone 6s至8这几代手机中,“掏手机按Touch ID”这一步没有本质改变,苹果只是进一步优化了体验,到6s时候,解锁过程已经几乎感受不到,到了iPhone 7,为了防水需求,将Touch ID改成了感应按键。 到了iPhone X,苹果将自己发扬光大的Touch ID抛弃了。 在解释iPhone X为什么放弃成熟可靠的Touch ID的时候,Phil说:“在过去几年,我们不断完善了Touch ID,现在唯一让我们有信心拿走它的,是更好的方式”。——另一个原因是全面屏手机正面没有放Home键的空间。他继续说道:“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给Home键叠加功能,但是它不能永远待着屏幕上,现在有了面容ID和底部触控区来取代它。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它失败了,而是因为变得更好了。” 无论滑动还是触碰解锁都成了历史 因为面容解锁不再需要碰手机
所以在iPhone X身上,“按Touch ID点亮解锁”这仅有的一步也被简化了:你看一眼手机,面容ID(Face ID)就知道你谁,帮你解锁、并显示信息(后面这步更重要)。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就像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就知道他是谁,而不用上前看一下他的指纹才知道他是谁。 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y Ive)说:在推出iPhone X之前,苹果花了五年时间准备。 有人在发布会后吐槽人脸识别有什么稀奇,vivo和小米也有人脸识别,S8不但有人脸识别,还有虹膜识别呢。 在苹果之前 确实很多厂商都把面部识别当做手机卖点
“拍脸”和“扫脸”的区别 小孔成像是初中物理知识,一个可见光点,投射在感光原件上成为一个像素点,无数个这样的点,则能组成一幅画面,但它是二维的。简单理解为给自己拍个照片或视频,使用这个原理做成人脸识别,容易被照片骗过去,而且需要可见光,天黑没法用。 三星的虹膜识别解决了黑暗环境下识别问题,识别效率不错,但只用于解锁手机,缺了跟其他部分的关联。 苹果用Infrared camera(红外相机)、Flood illuminator(泛光照明灯)、Ambient lightsensor(环境光传感器)和Dot projector(点阵投影器)三个关键组件,做了“扫脸”的思路,把这种识别技术带入了三维世界。让红外扫描人脸部的3D表面。多了一个维度,安全性提升了,用了红外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也OK。 小孔成像(左)和结构光(右)原理图
类似的技术其实Windows Hello和Kinect早在用,但苹果将它微缩了,放在手机上,这正是“刘海”必须存在的理由。 与原深感镜头识别一同工作的最重要部分是A11仿生芯片,如果说原深感只是检验人脸的眼睛,它才是判断这个人是谁的大脑。两者一同工作,才算构成了“面容ID”这套完整系统。 争议最多的 恰好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
正常使用时并不需要太刻意地把脸凑过去像平常一样就可以。面容ID最厉害的表现是苹果将屏幕,传感器,处理器,软件,以及生态几块都打通了,而且有胆量只留下这个一个解决方案,没有给自己留下第二条路(比如背部指纹识别)。 很多人对面容ID的安全性有所质疑,出现了类似“败家娘们拿过手机对着正在熟睡的丈夫扫了一下把钱刷走”这种笑话,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点,面容ID会扫描口、鼻、嘴等关键位置,如果没有睁眼,是解不开的。而遮挡住一部分,比如头盔遮住了下颚,睡觉时候三分之一脸部埋在枕头里的常见情形是可以解锁的。 我在某天夜里还试了一下骑摩托车带着头盔色的状况 也可以识别(透明镜片 遮住了下半部分嘴唇)
在9月苹果公布FaceID白皮书的时候,新浪科技就写过一篇文章,总结一些情景: 1 闭着眼睡觉,钱被媳妇刷走? 不会,它要识别眼睛位置,必须睁眼; 2 被照片骗过去?不会,它是红外图像深度图像,不是二维的; 3 被面具骗过去?不会,苹果与好莱坞合作,做了很多面具来训练A11的神经网络防止欺骗; 4 化妆识别不了?不会,它能甄别面部的微笑变化,包括摘掉眼镜; 5 担心晒黑了识别不出来? 不会,面容ID采集的是深度信息,跟皮肤颜色关系不大; 6 担心近视镜识别不出来? 不会,只要它不阻止940纳米的红外线穿过;但墨镜确实有可能导致识别失败,跟镜片颜色深浅没关系,主要是看它会不会阻碍940纳米波段的红外线。 7 担心自己吃胖了长胡子了,面容ID识别不出来?不会,A11仿生芯片会学习你每天脸部细微变化并记录下来,只要脸部没有短期巨大变化就可以; 我们录了段小视频(点击这里),演示了当原本干净的脸上多了这些东西后,面容ID的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 为了防止面容ID被破解,苹果公司跟好莱坞合作,训练它认识一张人脸和一张面具的细微差别。加上A11配合,面容ID并不是一把恒久不变的锁,它可以自我学习进化:如果机主今天把络腮胡子刮了,它会迟疑一段时间,觉得这个人似乎是机主但不确定,这种情况下会要求输入密码,并记录机主没胡子的样子;但如果机主媳妇直接用密码解锁了,它也会知道这个人跟机主完全不像,不用学习记录她的面容。 也正是因为有学习功能,所以目前面容ID只能记录一张人脸。它需要持续学习机主脸上持续的变化,两张脸会出现学习障碍。 当然,Face ID有局限性,长得很相似的双胞胎有可能误认;1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因为他们的面部特征还没有发育成熟。 双胞胎长大了差异过大也不会被破解的…
回到9月的发布会开始之前,那时候的传言中iPhone X的外观已经确定,但结果仅面部解锁+数字密码的方式让人担忧。九月发布会后,我还跟同事聊天说,屏下指纹应该会在明年的iPhone上回来吧。 真机到手用了30分钟后,我觉得它应该不会回来了,苹果已经把Touch ID的功能分解到原深感镜头,电源键,以及屏幕手势操作上;而且赋予了更多功能,无论多舍不得,Touch ID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拿起手机 点亮屏幕 解锁 信息预览打开 这个步骤在一秒内可以完成
举个例子来说明:此时此刻,我兜里的iPhone X收到一条信息,它震动了一下。我掏出手机,它认出了我,那条信息就自动在眼前展开了,如果是别人拿起手机,iPhone X会辨识出不是我,不显示信息详情。 这点验证了我在9月发布会后见到Phil问他那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技术障碍这次才没有屏下指纹? 当时他很直接地说:你一定看过不少传言。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了Face ID是最终方向。 上周在库比蒂诺苹果总部,苹果公司负责硬件工程的高级副总裁Dan Riccio同样谈到了这个话题: “我也听见过一些关于Touch ID的谣言,还有很多关于我们在做其他解决方案的推测。现在我们已经有了Face ID,如果我们再做指纹识可能就是无用功了。说实话,我们没时间去做用不到的事,必须要提早把设计定好。” 原深感镜头不仅能解锁 除了解锁和信息预览, 苹果还在面部动作捕捉上开拓了一些新的功能,例如Animoji动话表情。 这是集成在苹果的iMeassge信息系统里的一个有趣功能,它利用原深感镜头捕捉人类脸上的50块肌肉,配合猴子熊猫等动物生成了一段10秒钟的3D动画。 苹果在Digital Touch之后,第二次创造一种iMeassge体系内的用户沟通工具,因为硬件限制,目前Animoji只通过iPhone X采集发送,其他iPhone可以接收。但其实它就是一小段视频文件,从信息中存到手机里,也能通过微信发送。 Animoji动话表情是iPhone X上最好玩的部分
另外是一些与原深感有关的第三方软件,例如天天P图,能在 iPhone X上即时实现川剧变脸的效果。 变脸效果
苹果已经开放了原深感镜头API,它给了更多第三方软件想象空间,比如美颜类软件能呈现出3D效果,化妆类App也能即时展示360度效果。 面容ID的开发接口兼容Touch ID,比如银行App或微信支付,即便软件本身没适配屏幕,也可以支持面容ID,因为它和Touch ID用的是一个开发接口,也就是说,只要这款App能用指纹解锁来完成的事,现在基本都能用面容ID解锁。Apple Pay则变为了先启动,看一眼手机之后把手机拿到POS机上付款,仿佛递过去信用卡的过程。 微信可以直接刷脸发红包 而工商银行这样的App 即便没适配屏幕也能刷脸进入
|